王通:不要盲目迷信培训老师的各种理论


早上和一个企业家进行了一个小时的一对一咨询,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这里来分享一下。

这位企业家经营中两家公司,都是盈利的,分别是:

1、一家做饰品的外贸

2、一家做文化的传播

疫情后这几年,她到处学习了非常多的课程,导致越学越有点迷茫了。

在学习一个短视频个人ip打造课程的时候,有一个老师叫她不要搞培训,因为培训是培养客户的,说商业不要培养客户,直接满足客户需求就行了。

这让她很纠结,因为她很喜欢做文化传播,很喜欢讲课,所以不知道是否要听这位老师的建议。

我就告诉他,这个说法在销售产品领域,不培养客户,只满足客户需求是行得通的。

但是,你这个公司的业务就是培训,目标的对象就是有学习需求的人,你并不是在培养客户,而是在满足客户的需求。

说明这位老师根本没有水平。

我告诉他,这几年起来了很多所谓的短视频操盘手,他们擅长的就是拍摄和剪辑,借着风口起来了,确实也赚钱了,但是他们的商业底层的认知并不高。

我这么说可能对得罪很多操盘手,但是这确实是事实,所以大家不要盲目的迷信任何一个老师。

我就告诉她,你做这个培训公司本身就是为了和爱好结合传播文章,本身靠口碑都盈利的不错,干嘛听那个老师的观点呢?

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成事业,这是很棒的事情,一定要继续做。

然后她又提到另外一个非常知名的老师在上课时候要让她做细分定位,例如要她定位到八字,说这样她才能做到全国顶尖。

我就告诉她,这位老师在定位领域知名度很高,所以他就会盲目放大定位理论的重要,任何理论只适合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行业,并不适合所有的人

我过去也打造了很多细分领域第一的企业和高手,但是我并不认为这套理论适合所有人。

我的观点是:不要以专业技能为核心,而是要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这样的话,这个客户做的两个公司的业务都可以融合到一起,很开心快乐的去做的更好。

例如你先端是做文化传播,后端是做融入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然后我给她看了几个国内外的案例。

然后很快就把她的卡点解决,然后理清操作的思路,鼓励她立刻开干,开开噶过程中遇到小问题,然后再解决。

另外,在修行领域聊了一些事情,也是类似的问题。

要知道,有的老师认知高,有的老师认知低,永远不要迷信,要保持客观独立的思维去分析判断,然后做符合自己本心的事情。

然后我就建议她先学习一下我的框架思维课程,这样就可以让思维越来越清晰,目标越来越明确,效率越来越高。

没有框架,越学越乱,有了框架,越学越清晰!

如果你在商业和修行中有任何卡点,都可以预约通哥的一对一咨询,可以线上交流,可以线下见面沟通。

接下来几天,我会在杭州和广州,有需求的朋友提前预约。

预约联系助理:

助理宝丹:tongwang789

助理赵妍:tongwang005

如果你想借力通哥?

如果你想获得被通哥赋能的机会?

可以先报名通哥这个月的《借力营销实战营》课程,报名直接点击下面链接:

特别赠提醒:(报名之后,课先借力通哥)

1、报名后赠送《借力营销引爆点》视频课

2、报名后直接进入《借力营销实战营》社群

3、前50名学员赠送王通老师一对一连麦指导和推荐